說起山藥,許多古典醫籍都有很高的評價,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有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潤皮毛的作用。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神農百草經》中也將山藥列為上品,認為它有補虛、除寒熱邪氣質等功能。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同時富含大量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上的沉淀,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降低血糖,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血糖和血脂高的中老年人喜愛。
市面上出售的山藥品種繁多,價格不一,但是好壞區分很簡單。洋山藥表皮平整易生‘銹’,價格也最便宜,每次不宜買太多;本山藥的切片是白色的,不會生銹,但一般比較粗;淮山藥也不會生銹,比較細,表皮毛比較多;鐵棍山藥不用說,那是最貴的,也最細最長。可究竟哪一種山藥養生效果最好?該怎樣選購山藥?
掂重量:選山藥要掂重量,同樣直徑和長度的山藥,較重的更好,因為山藥越重,所含黏液蛋白越多。一般大拇指般粗細的鐵棍山藥表皮顏色深,分量輕,黏液少,口感粉,做菜不錯,但黏液蛋白少,保健功能反而沒有較粗的山藥好。
看須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須毛越多越好。須毛多的山藥,口感更佳,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也更好。 看橫切面:如果山藥的橫切面肉質呈雪白色,帶有黏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鐵銹般的黃色,說明山藥已不新鮮,切勿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