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零食食品是無處不在,然而很多零食都含有中藥甘草成份,如梅子、陳皮、橄欖等等,身體健康的朋友吃了當然是沒什么問題。但高血壓患者就要慎食含有甘草的零食了,因為中藥甘草有升血壓的作用。那中藥甘草為什么會使血壓升高呢?高血壓患者吃了多少量會對健康有損?下面就給大家一一解答。
甘草由于用途廣泛,但使用甘草并不是“多多益善”,它有很多“禁區”存在。而高血壓就是食用甘草的“禁區”之一。根據歐盟對含有甘草的食品標簽標示的新規定表明,飲料中甘草酸含量超過標準,食品標簽的成分列表后應加上“含有甘草”字樣;糖果中甘草酸或銨鹽含量高于4克/千克的,在成分列表后還應加上提示信息“含有甘草—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過量攝入”。
中藥甘草使血壓升高的原因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和作用都類似于腎上腺皮質激素,會使血壓升高。因此,甘草雖然相對比較安全,但長期濫用的話,還是會產生血壓增高、全身浮腫等現象,從而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
甘草食用量不宜過大
“是藥三分毒”甘草當然也不例外,不過它有的是‘小毒’,一次使用量不宜過大。雖然,我國盡管不受歐盟條款的約束,但是對于甘草可能帶來的危害也不能掉以輕心,甘草連續使用期限不超過3個月;甘草一次服用不宜超過10克;高血壓患者或者中老年人慎用甘草制劑。服用甘草期間,一旦發生浮腫、乏力、頭暈等現象,就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