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健康可能會引發病癥,生活中一些陋習,很可能成為你健康的致命“殺手”。
陋習一:飯后吸煙
飯后吸煙,使人體吸收煙中有害成分的能力大大提高。“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很多人把這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依然當成飯后的享受。其實,這些舉動雖圖了一時之快,對 健康卻極為不利。飯后胃腸蠕動加快,進食后消化道血液循環量增多,致使人體吸收煙中有害成分的能力大大提高,危害比平時大10倍。
陋習二:飯后飲濃茶
中國人有飯后飲茶的習慣,但是茶水中大量的酸性物質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無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白白丟失。過半個小時后再喝,便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陋習三:飯后洗澡
飯后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則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最好先休息1-2個小時,再洗澡。
陋習四:飯后放松褲帶
吃太飽后馬上放松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減弱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致使消化器官的活動度和韌帶負荷量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等消化系統 疾病。所以吃飯別吃太撐,這樣褲帶就不會給腹部造成壓力了。
陋習五:飯后躺一躺
俗話說,“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說的就是飯后立即上床容易發胖。醫學專家告誡人們,飯后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
陋習六:飯后散步
飯后立即散步,會因 運動量增加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特別是老年人,會引發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建議飯后休息30分鐘,待食物有所消化再活動。
陋習七:飯后開車
有調查顯示,司機飯后立即開車容易發生車禍。這是因為人在吃飽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血液,容易造成大腦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適當休息,30分鐘后再開車最好。
陋習八:飯后吃水果
食物進入胃里需1-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被慢慢排入小腸。餐后馬上吃水果,食物會被阻滯在胃中,長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最好飯前吃水果,有利于維生素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