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汕頭市藥業商會 >> 行業資訊 |
|
|
廣東省醫藥流通業競爭力研究報告 |
|
發布時間:2005-08-19 來源:汕頭市藥業商會 打印本頁
[ 返回 ]
|
|
|
廣東省醫藥流通業競爭力研究報告(續)
醫藥流通業現狀
(二)、我國醫藥流通領域現狀及存在問題
我國醫藥流通業發展現狀
我國醫藥商業的歷史,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界,大體可分為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和改革開放之后的20年。在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醫藥商業管理體制基本上是集中統一管理模式。處于計劃經濟的時代,商品實行分類、分級、計劃管理,分層次、按系統進行調撥供應,購銷方式較為單一,價格上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這30年中,國營經濟得到鞏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經營網絡和供應體系,基本保證了這一時期人民防病、治病、國家急救、救災、軍需援外等醫藥市場的需要。
改革開放之后,醫藥商業管理體制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尤其是90年代以來,醫藥商業打破了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有商業一統天下的格局,產權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組建了一批較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和規模較大的企業集團。經營方式進一步轉變,總代理、總經銷、集中配貨、連鎖經營等新的經營方式不斷涌現,尤其是連鎖經營在“九五”期間有較大的發展。
目前,全國共有醫藥批發企業12300余家、零售企業16萬家,其中零售連鎖企業800余家,門店3萬余家。已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如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醫藥有限公司穩居全國醫藥商業前三強。另有安徽仁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華遠醫藥商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和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居于全國前十位。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津、滬、穗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北等地區。
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統計,2002年全國醫藥商業企業銷售總額為1925億元,全行業總資產933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資產相抵后),全國醫藥商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0.64%。全國醫藥商業銷售超10億元的企業有25家,利稅總額超1億元的有5家。
表2 2002年全國醫藥商業利稅超億元企業排序
單位:萬元
位序 單位 利銳總額
1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46,685
2 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40,556
3 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 14,907
4 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342
5 廣州醫藥有限公司 11,929
表3 2002年全國醫藥商業銷售超10億元企業排序
單位:萬元
位序 單位 銷售總額
1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1,207,570
2 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723,569
3 廣州醫藥有限公司 454,728
4 安徽仁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308,894
5 山西省醫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02,100
6 重慶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77,895
7 陜西華遠醫藥商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5,821
8 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30,343
9 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 243,472
10 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30,343
11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13,111
12 浙江省英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394
13 天津太平(集團)有限公司 192,126
14 浙江省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192,002
15 深圳一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88,031
16 新疆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73,533
17 湖北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 156,113
18 哈藥集團醫藥藥材公司 154,600
19 浙江省寧波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139,934
20 湖北醫藥集團 127,260
21 江西南華醫藥有限公司 117,326
22 天津天士力醫藥有限公司 114,845
23 中信醫藥實業公司 109,235
24 江蘇省揚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106,588
25 遼寧省大連美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3,952
我國醫藥流通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數量多
全國現有藥品批發企業1.23萬家、零售企業16萬家,其中零售連鎖企業800余家,連鎖門店3萬余家,醫藥流通組織結構不盡合理。
。2)企業規模小
在1.23萬家醫藥批發企業中,外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不到6%,銷售額最大的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121億、73億元,各占醫藥市場銷售總額的6%、3%多一點,全國前十大藥品批發商的銷售額占市場總額的20%左右。醫藥零售企業銷售額最大的遼寧成大方圓連鎖公司為7.56億元,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美國最大的連鎖藥店1998年的處方藥銷售額達85億美元。
批發、零售網點分布在城鄉之間以及經濟發達與落后地區之間的比例也不盡合理。
表4 2002年全國零售連鎖藥店銷售總額前10名企業排序
單位:萬元
排序 企業名稱 銷售總額
1 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 75526
2 重慶和平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66800
3 上海華氏大藥房有限公司 62010
4 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57401
5 哈藥集團醫藥藥材公司人民同泰連鎖店 50800
6 沈陽東北大藥房連鎖店 50000
7 深圳市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 46600
8 北京同仁堂連鎖藥店 45205
9 廣州市醫藥公司健民醫藥連鎖店 44300
10 沈陽天益堂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39135
。3)管理手段落后
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沒有普遍建立,國家藥品統一編碼還沒有實施。
。4)資金不足
商業自有資金很少,多靠銀行貸款,為銀行打工,發展后勁不足。
。5)效益低下
醫藥商業企業產權結構單一,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滯后,缺乏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多數企業市場開發能力和市場服務能力較弱,企業經營成本高,管理水平低,整體經濟效益下降。據統計,全國醫藥商業企業平均流通費用率為9.84%,銷售利潤率小于1%,已經有15個省的醫藥商業連續三年出現匯總性虧損。2002年則有17個省的醫藥商業出現匯總性虧損,虧損面繼續擴大。
。6)市場競爭環境不規范
醫藥市場流通秩序較為混亂,無序競爭、過度競爭現象嚴重。主要表現在一些企業違規經營,一些地區開辦或變相開辦非法藥品集貿市場,藥品交易行業不規范。
。7)企業負擔沉重
國有醫藥批發企業承擔“社會穩定”的責任,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冗員不能清退,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需要支付離退休金、醫藥費等國家規定的各項開支。
。8)政府政策調控不到位
醫藥分業,價格管理政策,招標采購等一些不確定因素,給醫藥商業企業帶來很大負擔。
上述問題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國醫藥市場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國家缺乏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限制,加上藥政權與藥事權分離,地方保護政策等多種原因致使大量醫藥批發企業產生并生存了下來。隨著加入WTO的挑戰,醫藥商業企業將向規模化經營發展。
我國醫藥流通業發展趨勢
流通環節將占據支配地位
商業是生產、流通、消費、使用等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社會化大分工的必然結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批發商的市場覆蓋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品種保證能力將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批發商將重新定位
作為中間商的批發商將不再存在,而代之以代理商的存在方式。批發商從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貴族,變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仆人,從短缺經濟條件下的商品分配者變成相對過剩經濟條件下的商品推銷者。
批發商的毛利率將越來越低
從國家政策看:藥品虛高價格是政府有關部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從市場環境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利潤將進一步趨于平均化。利潤水平也將進一步降低。獲取暴利、超額利潤的機會將大大減少。
從貨源單位看:工業給商業的讓利越來越小,有些品種只夠費用。
從客戶要求看:醫療機構的藥品差價收入需求在短期內是很難抑制的,是鋼性的,迫使商業把自己的毛利讓給客戶一部分。
從批發商之間的關系看:還存在互相競爭、低價競銷的情況。
商業企業的規模將越來越大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業發展的目標。在固定費用一定的條件一,所經營的商品越多,平均每個商品所負擔的費用越少,只有實現規模經營,才會帶來規模效益。目前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費用高、效益低的局面將在市場競爭過程中,通過聯合、兼并、關閉、破產,逐步形成大的區域性核心批發企業。這是醫藥流通領域企業發展的基本趨勢。
國家經貿委《深化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中提出要建立5~10家銷售額50億元、40家銷售額20億元的大企業集團,使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占到全國醫藥市場的70%左右,也為企業發展規模經營指出了方向。
批發商的服務、配送手段現代化
國務院《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在藥品購銷活動中,要積極利用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提高效率,降低藥品流通費用。在企業購銷活動中,首先要實現EDI,即電子數據交換,逐步實現從訂單到配貨、裝貨全部電子化。
物流合理化將作為第三利潤的源泉,得到進一步開發。
批發商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將顯著提高
齊全的品種,全面的服務將成為批發商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從技術角度看,批發商將在自身實現電子化的基礎上,幫助醫院藥房開發藥品計算機管理系統、電子定貨系統,培訓計算機使用方法等。從送貨角度看,普通藥品能夠保證第一天發單,第二天送到或第二天早晨送到。急救藥品,隨時送貨。從貨源滿足率看,應保證90%以上,國家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品種滿足率必須達到100%。
批發商商的數量將越來越少
據國家藥監局市場司提供的情況:按照換證標準,有26.8%有企業因達不到要求沒有換證,即通過換證已有4000余家企業被淘汰出局。目前全國藥品批發法人企業6000余家,非法人企業6300余家,零售企業近1.6萬家。
隨著市場的開放,醫藥企業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經過競爭、兼并、重組、聯合,這12000余家企業有些還會成為大批企業配送中心,專司配送,國家也會通過GSP認證等相應措施繼續進行宏觀調控。以齊全的品種、全面的服務為特征的藥品批發商數量仍呈大幅度遞減態勢。
商業企業利潤來源將發生變化
批發商的利潤來源將主要是為工業代理所獲得的傭金,而不再以進銷差的形式體現。特別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有些普通商業已打出零售利潤銷售的招牌。他們的利潤來源是廠家支付的廣告費,另一種形式的傭金。
批發企業將與生產企業、醫院、藥店結成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信息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生產企業愿意利用批發企業強大的銷售網絡和物流配送能力,把商品交給批發商進行銷售代理或物流代理。生產企業將與大批發商結成合作聯盟。醫院、藥店等社會集團也將與大的批發商建成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最佳進貨渠道只能是具有配送能力的批發商。批發商將以優良的服務、可靠的商品質量贏得廠家的厚愛和客戶的信賴。
企業發展將主要依靠科技、知識及人才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過去,企業因為沒有資金而破產,現在企業可能因為沒有人才而衰落。吸引人才,重用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企業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三)廣東省醫藥流通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醫藥大省,商業銷售居全國領先地位
廣東作為全國的醫藥大省,自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全省醫藥商業銷售同比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醫藥商業企業的銷售總額、利稅總額也居全國領先地位。2002年度,廣東省醫藥商業七大類商品銷售類值合計銷售總額與藥品類銷售總額均居全國首位,分別為242億元和162億元。廣東省醫藥商業企業的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凈額,在近5年的全國排序中位列第一或第二,在2002年度全國醫藥商業企業銷售百強排序中,廣州醫藥有限公司繼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排在全國第三位。
醫藥商業企業眾多,分布全省城鄉
2002年,廣東省共有醫藥批發企業1344家,零售企業27870家。醫藥商業從業人員近13萬人,其中執業藥師人數僅為5229人,占行業人員總數的4.5%。全省醫藥商業倉儲或營業面積365萬平米。商業企業網絡分布全省城鄉,有效保證了全省的藥品供應。
醫藥商業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
表5 2002年廣東省銷售收入前10名企業排序
單位:萬元
位序 單位 銷售收入
1 廣州市醫藥有限公司 454728
2 中國醫藥(集團)廣州公司 236691
3 深圳一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188031
4 深圳市萬基藥業有限公司 145000
5 東莞市醫藥總公司 129755
6 深圳中聯廣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72984
7 廣州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 72397
8 廣東省藥材公司 57000
9 珠海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6986
10 佛山市南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55996
2002年廣東省醫藥商業企業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主要分布在:深圳市4家、廣州市3家、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各1家。2000~2002年,前10位醫藥商業企業銷售額占全省醫藥商業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2.5%、39.3%和40.8%,呈逐年增漲態勢,表明廣東省醫藥商業的產為集中度不斷提高。2002年,全國醫藥商業排位前10名企業銷售額占全國醫藥商業總銷售額的22.12%。廣東省醫藥商業產業集中度大大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
大型企業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
近年來,廣東醫藥經濟打破地域、行業界限,形成了一批集約化、規;、跨地域、跨國界的企業集團。批發企業有廣州醫藥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廣州公司,零售企業有一致、中聯、海王星辰、萬澤、合丹等,企業的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不斷加強,在行業內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經營方式、管理水平較全國領先
在經營方式上,廣東省醫藥商業企業積極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和資本結構重組,實行總代理、總經銷,連鎖經營等流通方式,規范經營行為,增強競爭實力。全省有醫藥零售連鎖企業104家,所屬門店5200多家,是國內較早實施連鎖經營且規模較大的省份之一。企業管理水平及其認證數量走在全國前列,至2003年9月底,全省有119家藥品經營企業通過GSP認證,13家企業通過ISO900認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