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服藥總是多種多樣,但你知道幾種錯誤的服藥方法,以下健康養生網為你介紹五種錯誤的服藥方法,希望引起注意。
首先是將膠囊里面的藥粉倒出來服用。比較常見的是家長將藥粉倒出來給兒童服用。專家說,許多膠囊屬于緩釋藥物,在人的腸胃里慢慢釋放劑量,使藥物作用持久,體內藥物濃度均衡。若倒出來吃,破壞了原藥設計,就會影響藥品療效。
其次是將糖衣片壓碎服用。這種方法經常被家長們采用,他們認為,將藥片捻碎不僅方便給孩子灌藥,而且還利于孩子吸收。豈不知,糖衣一旦破裂,便失去了特定保護、遮味、隔離等作用,不但會降低療效,而且還可能對胃黏膜產生較強的刺激作用,出現惡心、嘔吐,甚至胃出血,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用這種方法服藥更不安全。
再次是將口服改外用。有些人將甲硝唑片、制霉菌素片等放置于陰道內,用于治療陰道滴蟲或霉菌感染。專家指出,口服制劑很難在陰道中釋放崩解,所以療效甚微,甚至還會出現不良反應。
第四是針劑改口服。有些人害怕疼痛不愿注射,或認為針劑質量高、療效會更好,所以將葡萄糖注射液等直接喝進肚子;專家說,這樣喝針劑會影響藥效發揮。因為針劑直接進入人體,一般劑量要比口服小,在胃中被胃液腐蝕,藥勁兒會大打折扣。
最后是含片改口服。有的人嫌含片麻煩,時間長作用慢,便一吞了之,這樣做根本沒有達到服藥的目的。一位心血管病醫生說,如將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藥片能在唾液中迅速溶解、擴散,經口腔黏膜毛細血管吸收直接進入血液,2—3分鐘即可奏效。但如果將其口服,不但吸收慢,還會被胃液破壞,使其功效大大降低。再比如治療咽喉腫痛的含片,含服的方法能直接對咽喉局部發揮作用,口服藥效也會大大減慢和降低。
醫生提醒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按照說明書正確服藥,以確保藥品療效和用藥安全。
文章來自: 健康養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