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香:味辛,性溫。溫中降逆,溫腎助陽。
1、治療腸梗阻。丁香60g研末,加75%酒精調和(對酒精過敏者用開水)敷于臍及臍周(直徑約6-8cm),再用紗布和塑料薄膜覆蓋,用膠布固定。一般2小時后即可聽到腸鳴聲,4-8小時排便排氣。
2、治乳頭皸裂。公丁香5g,研細末,紅糖5g,將二味放入鐵勺內加白酒1小杯,置火上炒至干枯,研末用麻油調勻,敷患處,療效甚佳。
3、治療口腔潰瘍。丁香15g,打碎,放入杯中,用冷水浸過藥面,經4小時后,取藥液涂于潰瘍表面,每日6次,三天可愈。
二、兒茶:味苦澀,性微寒。收濕生肌斂瘡。
1、治外陰潰瘍、痔瘡。用兒茶10、冰片3共研末,加入適量凡士林,調成軟膏,直接涂于患處,有止痛生肌的良效。
2、治療膿皰瘡。兒茶適量研末,加涼開水制成25%溶液,直接外擦。能消炎托膿。
三、田七:味甘,微苦,性溫。止血散瘀,消腫定痛要藥。
1、治療疤痕疙瘩。田七粉,食醋調,外敷患處。每日1-2次,1月為1療程。
2、治療癰瘡破潰后不愈合。在消毒清創后用田七粉均勻外涂,用紗布包扎,每日換1次,治愈率為100%.
3、治下肢潰瘍難收口。田七20g枯礬10g、冰片10、珍珠粉10g,共研細末,在清創消毒后直接用藥散涂勻,不可包扎,1天換1次新藥,全部有效。
四、馬齒莧:味酸,性寒。清熱解毒,治痢療瘡。
1、治白癜風。用鮮馬齒莧適量洗凈榨汁,每100ml中,加入硼酸2g,涂于患部,每日2次,配合日光浴,每天10分鐘,6個月為1療程。
2、治急性蕁麻疹。鮮馬齒莧300g,煎水1500 ml,取汁1000 ml,口服100 ml,余外涂患處。有止癢退腫之效。
3、治黃蜂螫傷。用鮮馬齒莧適量搗碎外敷患處,同時用馬齒莧150g,煎水分3次服。
五、五倍子:味酸苦澀,性寒。斂肺澀腸,止血解毒。
1、五倍子30g,地榆,苦參各20g,烏梅15,加水1000ml煮沸,趁熱坐浴5分鐘,然后用消毒紗布4-5層蘸藥汁熱敷患處,冷則更換,每次20分鐘,1日2次,3日為1療程。治痔瘡出血及并發癥.
2治小兒汗及盜汗。五倍子散每次5g,食醋調成糊狀,于睡前貼于臍中,以紗布固定,次晨取下,4天為1療程。
3、治傳染性軟疣。五倍子5、雄黃2、烏梅1、枯礬1、大黃1,按上比例配齊研末,醋調成膏狀涂于疣體。
4、治療遺精。用五倍子粉,用生理鹽水調糊狀,貼于四滿穴(臍下2寸旁開0.5寸處),3天換1次,3次為1療程,輕者1療程即見效。
5、治遷延性腹瀉。五倍子,干姜各2份,吳茱萸,公丁香各1份。研末混勻,取15g,用75%酒精調成糊狀,敷于臍部,每日換1次,3天為1療程。
時珍藥行 孫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