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感冒的人逐漸增多,可面對種類繁多的感冒藥,多數人都是不知道如何選擇,往往是看廣告選藥。但感冒藥如果使用不當,也會致病的。最新研究發現,很多感冒藥所含成分對感冒非但無效,反而有害。所以,對感冒藥的使用一定要謹慎。
一:感冒藥致中風
病源:布洛芬、鹽酸偽麻黃堿
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感冒后最好選用不含布洛芬、鹽酸偽麻黃堿成分的感冒藥。因為布洛芬有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的作用,偽麻黃堿具有收縮血管、加快心率、升高血壓的作用,會促使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對于高血壓合并心臟損害的患者來說,如果血壓突然升高,容易導致心絞痛發作,也很容易導致腦血管發生破裂而中風。
所以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感冒后,最好咨詢專業人士后再用藥,否則容易加重病情。
二:復發的潰瘍
病源:解熱鎮痛類藥物
消化性潰瘍患者在使用感冒藥的時候,應慎用含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因解熱鎮痛類藥物多數都會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特別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長期或大量服用可引起胃腸道出血或潰瘍。因此,活動性潰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含阿司匹林成分的感冒藥物,非用不可時,應改用阿司匹林腸溶片。
對乙酰氨基酚(撲氣息痛)對胃腸道的刺激相對較小,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可選用,但在用藥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如有不適,要及時停藥。
三:殃及前列腺
病源:氯苯那敏
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有輕微的抗膽堿作用,可能會引起眼內壓升高、尿潴留等不良反應,患有青光眼、膀胱頸部梗阻、前列腺增生、甲亢等的患者應慎用含此類成分的感冒藥。還應慎用含鹽酸偽麻黃堿的感冒藥,因為鹽酸偽麻黃堿具有擬交感神經的作用,可引起水腫、尿潴留等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