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傷腎?到底是哪些人不能喝?
黃芪會傷腎這個說法其實并不科學。腎內科醫生表示,黃芪經過研究發現,對腎臟是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中醫則認為,黃芪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可起到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等作用。現代多項研究更是發現,黃芪可幫助增強身體免疫力、利尿、抗菌以及抗應激等。
對于不適合的人來說,用黃芪泡水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尤其是以下5類人。
1、經期中的女性
黃芪是具有補氣升陽、益氣攝血的溫性中藥,經期的女性服用,容易引起氣血紊亂,從而導致經期異常。
2、感冒發燒的人
黃芪有固表作用,可幫助身體預防外邪入侵。然而在感冒時,飲用黃芪,等于把已經入侵了的外邪關在體內,這樣就不利于病情恢復。
3、懷孕的女性
黃芪具有利尿和補氣的功效。對于孕后期的準媽媽,本身排尿次數就較多了,再說黃芪利尿會影響正常生活,也容易導致胎兒過大。
4、肺結核患者
肺結核患者服用黃芪是會容易加重病情的,日常要盡量減少服用,就算真的有需要服用,也要在醫生建議的下按劑量服用。
5、腎陰虛者
腎陰虛的患者,使用黃芪是不對癥的,不僅不能夠緩解自身癥狀,還會進一步讓癥狀加重。
黃芪雖然不會導致腎毒性,更不會致癌。但盲目食用也可能導致不適,建議食用前要由專業醫生指導,避免藥不對癥反而威脅健康。